8月份的时候,因为补水仪竞争的越发激烈,我们不得不考虑节省成本的事情,至少让自己不要亏是最基本的前提(毕竟生意是生意)。
然后我们就选择了发通票4块钱的汇通,而且将打包的过程交给了快递公司。
这个对我们来说应该是一次非常合适的尝试,特别是清空自己的小仓库的时候,那真的是一种非常美妙的感觉。
我是很喜欢清理东西的那种人,一些不要或者短时间用不到的东西,大多我都会选择丢弃或者送人,甚至有时候还会有那种强迫症的感觉。因为那种感觉真的很爽,所以我很多时候想不通以我老婆为代表的屯物派。
感觉这个貌似是跟安全感挂钩的,以前看到一句话:需求越简单的人,内心通常会非常丰富。
因为它不需要别的东西来点缀或者确保自己。
后来偶然的机会看到断舍离这本书,我更是像找到了知音一样,所以有一段时间跟很多人推荐过那本书,那种热衷搞得自己都有点像推销那本书的业务员。
事实上是它很好的表达了我的心声,所以我很佩服那些作家,能将心中有的东西变成笔下也有。
不过这个还是跟成长经历和自我的追求有很大关系,因为看到好多人即便看了这本书,开始很有感触也做了一些改变,但是过不了几天又回归原来的状态了。
要改变一个人真的很难,然后我好多次都像一个傻子一样,也不知道这次我是不是真的想通了。
扯远了,那个时候把仓库腾出来了,然后我都规划了那边作为一个茶室,不需要太复杂的东西,只需要简单的茶具、茶桌外加几个垫子就行了。
转眼3个多月过去了,仓库了从空的状态又慢慢堆满了货和打包的物料。
事实上才试了没几天就发现问题了:首先就是发货的不及时,然后就是很多的单号查不到物流信息。
当然我们那时候做得不是淘宝,延迟发货的容忍度还相对高一些,却依然会发现评分特别是物流一项在不断的下降,同时售后的问题在陆续增多(特别是一些品阶差的客人,直接拿没有物流信息来讹钱)。
开始觉得是一开始没熟练的关系,加上正好那段时候那边也缺少人手。
但是一个多月过去了,这个情况并没有得到改善。
同时随之而来的是恶性循环:评分越来越差,导致订单一直呈现下降趋势。
开始那段时候有个客人的订单也是在我们那边发的,后来他实在有点忍受不了物流的问题,索性拿货自己去发了。
最后的结果是,他的订单量慢慢回升,然后继续保持在一个水准,而我们的却已经下降到了十几单每天了,相比于最多时候的接近一百单,想想也是小忧伤。
这个当然不全是他们的原因,毕竟快递本身在那个时间段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本来就忙不过来,还要给我们打包还要把信息回传,本就不现实。
想想还是自己错了,忽略了最基本的形态。
其实那更像是一种试验:如果合适,那真的是找到了一种省心的方式,虽然新产品的要求会更高,但是如果提高要求的同时配以更高的回报,那应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问题在于:不能兼做,不然很可能的结果是两个都做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