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上旬,方塘智库受邀赴河北保定进行了两天的调研。
在行程结束之前,趁便与在河北大学读研的表弟见了一面。表弟明年就要毕业,到了该考虑工作的时候了。我和他讨论了几个可能适合他的行业,并告诉他我可以帮忙在北京推荐几份待遇还算可以的工作。
表弟没有接受我的好意,他说:“哥,我想留在保定试试,这里有些机会。”
回京的路上,回忆起此次保定之行的所见所闻,可能印象更深的,就是表弟这句话。作为河北人,包括身边的朋友,似乎一个默认的态度是,在北京谋得一份好工作才算“成功人士”。所以,可以看到在数以千万计的“北漂”中,河北人占到了五分之一以上。
表弟愿意在同样于他而言是异乡的保定开启职业生涯,虽然仅代表他个人,却让我看到了这座长期不太受人关注的城市正在越来越多的表现出对于人的吸引能力——更难能可贵的是,从这里坐高铁向北40分钟,就可到达繁华的北京。
也许到了重新看待保定的时候了。
在我们思考一个城市的未来的时候,往往会从其城市价值起笔,包括国家、省域赋予其的战略价值,在区域经济格局中扮演的角色,还有城市品牌和的影响力等诸多维度。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最重要的区域战略之一的背景下,保定被纳入京津保中部核心功能区、并被列为区域性中心城市,此外,基于这座城市正在发生的和未来可能发生的改变,对于保定的区域价值,显然到了重新进行梳理的时候了。
而且,这种梳理的另一价值在于,我们可以从一座顶层设计带来了新变量的城市的视角,来研究该国家战略从启动到落地所展现出的决策逻辑。
站在新历史节点的保定
在沉寂了多年以后,倏忽之间,保定好像突然高调闯入人们的视野里。
2014年人们对“政治副中心”的猜测尚未息止,2015年4月以来,保定一系列密集的动作开始让外界逐渐预感到,这座城市在京津冀国家战略中扮演的很可能不仅是被动参与者的角色。
4月28日,北京中关村在京外设立的首个创新中心——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揭牌。5月13日,保定行政区划调整公布,撤县设区后,市区面积为原来8倍,人口增加1.3倍。
7月3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央企进河北”活动在保定举行,国资委主任张毅携87家央企负责人与河北高层签订意向总投资超过1.6万亿元。保定市政府与中恒天、中交建、中广核三个“国字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当日,保定方面透露,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保定被纳入京津保中部核心功能区,列为区域性中心城市。
7月8日,北京市西城区四套领导班子赴保定白沟等地调研,并与保定市就共建科技园区、共同打造文旅产品以及教育、医疗等领域签署框架协议。
7月18日,北京丰台区与保定签署协议,共建中关村丰台园保定满城分园,开启两地以企业、园区为主体的合作模式。
纳入国家区域战略核心的保定终于能够以更大的力度筹谋自己的未来了。上述外界所关注的保定“大事件”,可以说清晰反映了保定在未来战略路径选择上的逻辑:加强与北京的合作与联系,以产业转移、对接为纽带,尽可能向同城化靠拢;以科技创新、科技产业化提升产业层级和可延展性并完成城市经济的核心竞争力的构筑;通过城市空间的重新布局和调整进而实现一个“大保定”在经济、社会、文化上的综合性崛起。
保定官方谈及此次机遇时,以“千载难逢”、“历史性”来形容。346年前,康熙设直隶总督署于此,这座此前业已被权力托起的城市在中央王朝赋予其的光环下将荣耀延续了数百年。至近现代100年前,北京、天津、保定已成为华北平原上当仁不让的铁三角。
世易时移,至上世纪60年代,数次迁府的河北最终将首府的帽子从保定头上摘走,失去最后一盏光环的保定几经蹉跎,逐渐被后发崛起的唐山、石家庄所赶超,最终成为河北十一个设区市中平凡的一员。值得注意的是,“铁三角”少了一角后的京津冀,区域经济格局日趋散乱。
47年之后,保定终于得到眷顾。顶层设计下的京津冀战略对于保定的价值无疑是巨大的。从外部影响看,其中至少包括:作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相关产业和机构转移的主要目标城市之一,将持续迎来外部资本和产业的进入,提升经济总量,拉动就业水平;打通与北京的要素流通通道,市场驱动下,比如其环北京相关文旅资源便可以更加便利的吸纳北京外溢消费力;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路网水准得到极大提升;城市品牌塑造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提高城市的营商环境。
不过,今天再来看保定被纳入国家战略视野的价值,显然已不限于保定一城,对于京津冀整体格局乃至从中国欲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视角出发,都可能会带来深刻的影响。
由此,亦算是历史对于保定真实价值的一种回馈。
京津冀下的保定价值变量
在近日召开的河北省八大十一次扩大会议上,《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获审议通过,作为未来河北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的指导性文件,《意见》提出,河北的出发点有二:一是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二是补齐发展短板。
对保定来说,与河北其他一些城市深受行业低迷、压缩产能的影响相比,其以装备制造、新能源、轻纺等支柱产业为支撑的产业结构并未受到直接冲击,同时,服务北京功能纾解的任务与其借势北京发展的城市诉求又比较契合,使得保定可以轻装上阵,谋求新的增量空间。
此外,《意见》对未来河北融入京津冀提出六个方向: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园区,建设一批明星卫星城镇,建设一批生态标志工程,建设一批交通骨干项目,建设一批新的产业引擎,建设一批生态脱贫片区。
上述六个方向可以说与保定都密切相关:现代产业园区是保定对接京、津产业转移的承载空间;卫星城镇是保定服务北京人口和产业纾解的重点区域;交通骨干项目是京津保同城化的基础;新的产业引擎是保定未来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产业支撑。
此外,保定作为北京的南大门,紧靠燕山—太行山脉,承担着首都生态屏障的责任;在其西部山区,目前还有8个国家级贫困县(在世界银行的报告中均被列入环首都贫困带范围)。可以预计,河北未来在京津冀战略下的六个发展方向中,保定都是绕不过的那一站。
就这六个方向的实施路径来看,均带有比较鲜明的投资导向性,这就使得无论从国家战略层面还是省域的路径选择上,带给保定的不仅仅是政策红利,还有实实在在的外部资本和产业的进驻。
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三十余年进程中,经由一个国家战略带动起一个战略节点城市的快速崛起的案例不在少数,保定在京津冀战略拉动下未来成为其中之一,可能性是很大的。而且在此过程中,其在区域格局中的价值以及扮演的角色,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也将会发生许多变化。
从中长期维度看,对于保定未来的期待至少包括如下:
其一,同城化进程中首都的战略腹地。作为京津冀中部核心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定城市定位的首要功能是服务首都,这也是其城市战略价值的核心。
这种战略价值从城市功能来看,体现在为北京人口、产业、机构的外溢提供空间腹地;从区域经济来看,为北京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的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的延伸提供空间腹地。
在要素流通的过程中,京保两地的同城化进程将逐渐加快,保定的首都服务功能也将转变为城市价值的提升。
其二,河北科技创新、科技产业化的中枢。保定的高教资源比较雄厚,产业特别是制造、新能源产业对技术的需求度也较高。
长期以来,保定相对匮乏的是从技术研发到成果产业化的机制建立,而这种机制的建立在目前中国的市场环境下更多体现在资源整合平台的价值。随着中关村、华夏幸福等越来越多平台型机构、企业的进驻和运营,保定通过科技创新拉动产业、城市的发展很可能会进入快车道。
从更长时间维度看,在保定已明确未来“5+2+5”的产业结构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生科技创新需求和产业融合度将会进一步被刺激。在英利集团调研时,勾起我兴致的是一辆汽车,英利正在尝试汽车动力的太阳能化。而在长城汽车集团徐水园区调研时,我看到很多建筑采用了英利的分布式能源设计,并且能够满足日常需求。未来,新兴产业之间的跨界和融合会越来越多,并孵化出新的业态、商业模式,也就可能诞生出一批新的有价值的企业。这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动力的企业将很大程度上构筑起一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其三,从河北区域经济格局来看,保定的崛起将成为河北区域联动的支撑。保定位于河北的中心,东北部为北京,北部张家口,东部天津、廊坊,东南部沧州,南部毗邻石家庄、衡水,是接壤京津冀区域城市中最多的河北城市。长期以来,河北经济最发达的两座城市唐山、石家庄南北相隔,辐射方向也基于区位分别向北、向南,从而在河北经济地理版图上呈现出鲜明的南北分治的格局。只有保定在经济总量、产业辐射能力的提升,这条断裂的轴线才可能缝合,从而形成区域联动的态势。
其四,也是更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保定的支柱产业能够做大做强,很可能成为河北未来开放战略的新价值高地。从一个区域传统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来看,临港城市基于区位在发展跨国贸易上有先天的优势。尤其在中国,出口产品多属于劳动密集型,附加值低,成本控制尤其关键,内陆城市较高的运输成本限制其海外消费市场的扩大。
随着交通路网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产品运输的边际成本正在下降。另一方面,贸易产品的技术、资本含量正在提高。这就使得外向型经济中产品权重将逐渐优先于区位权重。此外,从贸易主体来看,传统的贸易公司的价值正在逐渐缩小,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跨国集团逐渐成为支撑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保定有着比较扎实的制造业基础,如英利(设备制造)、长城、巨力等,多为本土民营企业,消费市场面向全球,对于技术创新、产品升级的诉求很高。未来随着北京以及其他外部跨国企业的入驻,保定在河北乃至北方地区的海外贸易格局中的地位将进一步凸显。
当然,上述背景的变化不仅针对保定,对于所有内陆和沿海城市而言,中国制造走出去,真的已经到了真刀真枪拼技术、拼整合的时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