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电动三轮车(俗称“三蹦子”、“板的”)深恶痛绝,强烈希望政府将它们“一网打尽”,全面取缔。
长时间以来,有部分读者一直在给我留言,希望内参能够呼吁取缔电动三轮车。对那些留言,我很理解,但始终没有做过什么回应。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下让大家“深恶痛绝”的电动三轮车,听一听我的不同观点,还望大家指正。
我先梳理一下大家眼里的电动三轮车的“罪状”。
1、电动三轮车有没有安全隐患?答案是肯定的。在道路行驶中,因为电动三轮车身较灵活,再加上个别驾驶者安全意识不高,违反道路行驶规则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给正常行驶的其他交通工具及行人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安全隐患。
2、电动三轮的从业者收入一般都不高,收入也不稳定,这也让很多私家车司机深表担忧。他们认为,一旦电动三轮车出现交通事故,赔偿是个大问题,用当地老百姓的话讲,“他就是不赔你,你吃它还是嚼他?”
3、电动三轮车自身运营中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车辆本身的安全性能问题,车辆超载问题,污染问题,等等。
基于上述一系列问题,让电动三轮车成为很多人眼里的“坏分子”,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那么,电动三轮车应不应该全面、快速、手起刀落、赶尽杀绝呢?在我看来,至少在当下这个阶段,要谨慎。
必须承认,这个行业确实存在着上述各种问题;而且从长远来看,电动三轮车在雄安新区一定不会有未来,取缔是早晚的事。
但是,我又要说但是了。但是,在当下的雄安,电动三轮车还有它的“历史使命”。
1、新区实施“最严管控”以来,就业问题突出。
一些有积蓄的家庭尚能较为从容地辗转腾挪,但对于一些积蓄较薄甚至几乎没有积蓄的家庭而言,在当下高物价的现实下,维持家庭收支平衡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而电动三轮车的从业者基本都属于这个群体,他们的“生计线”本就脆弱,如果再失去了这个收入来源,日子就会非常难熬,收支甚至可能瞬间断裂。
2、从电动三轮车存在的合理性上看,我认为目前电动三轮车还有不可替代的市场。
首先,我们雄安的公共交通系统还非常落后,老百姓坐公交车并没有坐电动三轮车更方便;
其次,虽然私家车已经较为普及,但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重任依然还是由电动三轮车在扛,如果全面取缔三轮车,瞬间就会暴露出很多出行短板,大家会明显感觉到不方便。
可见,在公共交通系统尚未成熟之前,三轮车填补了公交的空白地带,为老百姓出行提供了方便,有它存在的合理性。
不过,这一阶段的合理存在,并不能掩盖管理和运营的漏洞。换句话说,虽然这一阶段尚不能完全取缔电动三轮车,但并不等于可以不去管理,任由它们肆意生长。
所以,在我看来,加大对电动三轮车的道路治理完全可以解决私家车司机们的担忧。
比如,增加街面人工执勤和探头的布控,电动三轮车违规并线、随意停车等问题纳入重点整治范围,让三轮车从业者感受到规则意识,体会到惩罚机制,交通混乱情况自然就会得到改善。
此前我讲过,但凡涉及民生问题,一定要有缓冲地带。要把后续的问题想清楚,铺垫好,再去做决断。否则就像堵下水道一样,拍板很容易,你让污水情何以堪?
电动三轮车也一样,这个行业是一个不小的群体,他们顶风冒雨、风吹日晒挣个生活费,要考虑到他们的实际处境,不能因为自己受伤,就把三轮车全部干掉。
同时,更不能任何后续安排都没有,突然来个“一刀切”,要给出缓冲地带。
城市交通是一个生态圈,让路面上的所有人或车,遵守规则,各行其道就是最好的管理。不要总想着把谁灭了,各自相安无事才最好。即使是很多人拿来举例的北京,现在在一些地铁口也仍然有很多电动三轮车存在。
最后,除了交通部门加大执法力度之外,我也想在此呼吁三县电动三轮车的师傅们,生活不易,安全第一,要提高自己的文明意识,讲规矩,懂规则,做个文明硬气的电动三轮车司机,别让小轿车们看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