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之前看一集《康熙来了》,嘉宾是那英。小S大胆的问了一句:你有没有觉得,你现在新专辑的歌都没有你当年的那些那么红了耶? 免费关注微信公众号 jijiewangcom ,就能天天收到季节网新闻了,还有机会和主编小节姐一对一私聊喔。
那英也是豪爽,她哈哈大笑:那是当然了。你看我当年唱《征服》的时候,那是我人生里最失败的时候,感情被伤得一塌糊涂。
我根本不需要表演,《一笑而过》里那句“你伤害了我,还一笑而过”就是我当时心里的血泪。
还有一个案例是梁静茹。
当年最火的那一首《崇拜》传唱在大街小巷的时候,我第一次觉得,这个年轻的女生唱起疗伤情歌的时候,居然可以体会得如此之深。
多年以后我身边有朋友告知我,当年梁静茹唱这一首歌的时候,正是她跟前男友,就是五月天的玛莎刚分手的时候。
我想起当年MV里她嚎啕大哭的画面,终于恍然。
时间一晃而过这么多年。
那英离婚之后再婚,逐渐成为华语乐坛的天后。之后走上歌唱选秀节目的评委道路上。就像她对小S说的,我现在过得很舒服,我再怎么努力也回不到当年那个痛苦的时刻了。
梁静茹后来嫁给了自己现在的先生,而后生下宝宝。演唱会也是一场一场的开。微博上大部分时候,都是看到她跟一众十多年的闺蜜帮的聚会。
那英也好,梁静茹也罢,不得不承认的是,就是当年她们最痛苦的那段时光,唱出了最好的作品,也迎来了自己事业上的高峰。
之前看到有评论说,为什么国内的职场剧都拍不出真实感。那是因为国内的演艺圈里,明星都被当成是神一样的被供奉着。
不食人间烟火,没有生活体验的他们,又怎么可能真正的理解那个处于职场当中的白领,为了这一个月的固定薪水,需要周旋于各种上下级领导、同事之间、办公八卦这些复杂的,一个个小格局里如履薄冰的无奈?
与之鲜明对比的是,当年很火的TVB职场剧系列,之所以能够让人感同身受,是因为在香港这个环境里,演员这个身份对于他们而言,也不过是一份很正常的职业,说白了也一样是打一份工。
因为没有人把你高高捧在上面,就如同你每天定点时刻的上班打卡,一个个片场的跑下来,获得这一个月相当有限的收入。一样要面对四面八方的人际关系,一样是各种委屈并存。
不信你回想一下,陈慧珊宣萱蔡少芬郭可盈,吴启华罗嘉良古天乐林保怡欧阳震华......等等这一众熟悉的名字。当他们穿上职业范儿的正装时候,根本不需要演绎,一种职场打拼求生存的知性气息,早就扑面而来。
现在的华语演员圈里,黄渤成了一个绝对的票房保证。我以前不太懂演技这一回事,所以当年看他的作品的时候没有什么感觉。
但是当我看到其他一些所谓演员的演技水平的时候,再回过头来做对比,我在心里才认可了众多媒体采访标题的那个逻辑:黄渤不红,天理难容。
大部分的时候看黄渤的作品,甚至是看他在真人秀节目里面表现出来的高情商跟幽默感,我会在他的身上注入很多额外的画面。
这个当过驻唱歌手、舞蹈教练、影视配音,甚至还当过一段时间的工厂老板等各种工种的过来人,真是庆幸他有过这些一步一步而来的人生积累,于是才成就了他如今咋在大荧幕前面的举重若轻。
因为经历过生活的悲欢离合,所以他演绎出来的小人物,才会在厚重中直击你内心最柔软的地带。这是过往艰辛最值得感动以及铭记的部分。
黄渤的内力表现在哪里?我印象最深的是,曾经他被记者问到自己能否取代葛优的时候,他回答了这么一段话。
“这个时代不会阻止你自己闪耀,但你也覆盖不了任何人的光芒。因为人家曾是开天辟地,在中国电影那样的时候,人是创时代的电影人。我们只是继续前行的一些晚辈,对这个不敢造次。”
不卑不亢,大写的一个服字。
我身边有好些朋友,平常看不到他们身上有什么闪光点,可是每次当听说了他们遇到分手甚至是离婚的消息的时候,我就很感慨,不同的人处理同样难题时的不同反馈。
有个女友失恋之后,虽然是沉浸在以泪洗面的日子里,但是好在她有一份工作,知道自己要强撑着去上班。于是基于理性的那一面,尽量不让情绪打扰到自己的工作。
剩下的时间里,她需要找一些事情做。于是开始重新整理自己的衣柜,顺便丢掉那一些有着对方回忆的物品。一个人的生活,要学着开始自己做饭。
实在撑不住了,就自己一个人去夜跑。耳机里放着大声的音乐,围着家里附近的公园,跑了一圈又一圈。直到自己累到没有心情去思考那些疼痛。
这一趟下来,她整整瘦了一圈,而且是那种健康的瘦。还去参加了两次马拉松,性格也开始重新回到之前那个开朗的自己。
而另外一个朋友的处理方式呢,就是任凭自己沉浸在这种被失去、被抛弃的痛苦中。
一开始是找朋友哭诉,后来朋友也烦了,都不敢再接他的电话,于是就开始陷入自我否定中。
因为心不在焉,他的工作状态越来越差。因为总是怀疑自己不够好,不愿再去结识新的朋友。
他一头扎进没日没夜的打游戏的深渊里,家里全是外卖餐盒垃圾,以及堆积如山的泡面盒。他的生活,甚至比当年在大学寝室里的屌丝生活更要狼狈。
用他的话来说,反正我已经失败成这样了,还能怎样啊!
以前曾经有长辈告诉我,说学习能力跟成长能力是一辈子的事情。我以前总是片面的理解为,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好让自己跟上这个社会的节奏。
后来我慢慢的意识到,他所强调的这个成长能力,应该是叫做一种修复力。
就像我前面的这两类朋友,前者是越战越勇型。因为知道疼痛无法避免,所以干脆就去适应它,甚至后来慢慢享受它。
是他们天生很努力吗?不是。是因为他们自知没有退路,因为他们不想成为另一个更糟糕的自己。
后一种就是破罐子破摔型。无限地放大某一种痛苦,甚至把它归结为是自己的命运不好,于是再也不愿意重振旗鼓。
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天生的抵御能力以及修复力的,但是往往是那些愿意珍惜痛苦时光的人,会在后来的日子里,更加意识到要为自己而活。
我被很多人问过这样的问题:你从小到大写日记的目的是什么?以及你现在持续写作的动力是什么?
我有很多种理由,比如说是一开始的习惯就延续下来了,比如说是可以出书给自己带来收入,比如说可以让更多的人认识我。
但是我从来没有告诉别人的是,这其中最大的动力,是源于我的恐惧。
无论是以前那些幼稚的日记里,还是我现在所记录下的一切,都很少有特别高兴的事情。清一色都是一切让我想不通的迷茫、纠结、难过、痛苦之事。
我在心里告诉自己,看着这些痛苦时刻,看着这些纠结的状态,看着这些艰难到有些不堪的生活,通通都要把它们记录下来。
我很害怕一旦有一天,我过得越来越好了,当我陷入了物欲横流的肤浅浮华里,当我慢慢退化到了不再去愿意思考人生的懒惰里,我就再也写不下这些曾经能够感动过我自己的文字部分了。
因为害怕失去过往,因为害怕失去对于疼痛的感觉,所以我才要把此刻的感同身受记录下来,以此证明我自己并没有碌碌无为的过此前半生。
这几天看到Facebook的首席运营官谢里尔•桑德伯格在加州伯克利大学2016毕业典礼上发表的演讲,她谈到了在去年自己丈夫去世这件事对于自己的影响。
一年多前,谢里尔的丈夫突然去世。她说她开始接受一件事情,那就是悲伤的情绪会持续一辈子。她更加理解的是,她一生中最大的讽刺是,失去丈夫帮助她找到了内在深处的感激。
“这些困难的日子,这些抵达你内心最深处的时刻,将会决定你是谁。”
我总是叮嘱身边的朋友,遇到一些比较大的人生挫折的时候,可以适当的求助朋友和长辈,但是更重要的部分是,你要学会跟自己相处,学会对自己发问。
你无法否认的部分是,很多人都是因为受到了很大的挫折,所以会突然想静下心来好好的读书。突然想去加入某一个群体,来培养自己的兴趣。甚至是开始去做以前从来不觉得自己会做的事情,比如祷告或者冥想。
当然我们也会反省:为什么之前自己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些,非要等到自己遇上痛苦,才开始着手去做这些事情?
我们都知道,往往越是不到不得已的痛苦万分的时候,我们是不太愿意主动选择向内看的。
跟别人哭诉宣泄情绪,吃喝拉撒机械的生活,都不需要多少思考。而自我发问,自我反思,自我梳理,都是属于消耗心力的一件事情。
可是一旦你进入这一个过程,你开始学会如何思考,那么你的修复力才拥有了重生,以及更进一步提升的可能。
这也是为什么当我在羡慕那些很容易快乐的人,那些真是活的很清醒的人,以及出世高手的时候,我都会安慰自己:亲爱的,总有一天,你也会到达河流的彼岸。但是此刻的你,与其抱怨这一些艰难时光,不如选择拥抱它,跟它一起成长。
这种自我激励并不是我有多想得开,而是因为我自己心里的恐惧告诉自己:如果我不珍惜这些疼痛时光,那么将来当我功名利禄在手的时候,我也没有定力去享受这一些福报。
我没有资本驾驭它,我还不够风轻云淡。
我有一个很小的人生梦想,就是希望自己能够做到宠辱不惊。我不知道对于别人而言是怎样,或许是摩羯的低调使然,我无时无刻都在向往着向这四个字靠近。
因为对于我而言,当自己的灵魂有一份平静的安放之处,那将是让我最觉得无比奢侈而又感动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