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写自己的生日感言,留言里有个女孩跟我说,多谢你愿意写下来这些,现在我可以把它当成参考答案了。
这一句让我着实喜欢,因为勾起了好些回忆。
我想到自己年少时候,不曾有过这个领悟,树立关于人生中所谓“参考答案”这个逻辑——要知道这个词语多酷呀,可以给予你一些明确的解答,可是另一方面又会提醒你,仅供参考。
于是你知道,你需要为自己负责,为自己兜底,为自己去设计人生,而不能责怪为何没有人为你指引方向。
其实我觉得,保驾护航的人是有在我们身边的,但那是需要去寻觅才能遇见的部分。
在童年时候,我倒是许下过不少愿望,大部分都是具体细微的,想要一只布娃娃,想要一双新鞋,想要好看的文具盒跟雨伞。
那时候从未想过,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
一晃眼,到了自己长大之后,经历过好些别人的故事,再去结合自己的认知,于是会发现,其实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自己该成为谁。
以及更加奇妙的是,往往是你先成为了怎样的人,而后会有人为你下一个定义,哦,那就是你。
大学时候是我探索这个世界最好奇而疯狂的阶段,那个时候看很多厉害人物的访谈,说起自己能够走到今天——仅仅是源于儿时祖母制作的果汁,父亲在餐桌上说的一句话,亦或者是在学校里听到一件事——然后决定自己将来要去投入怎样的事业。
说起自己的写作习惯,一开始也是源于童年时候,家里订的第一份报纸,以及那时候我爸拜托邻居木匠帮忙做的一块小黑板。
于是那时候的我,过着一边在黑板上写字,一边自言自语的放学后,以及习惯性看报的日常。
我看到很多人跟我诉苦,说并非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并且尝试着用理性的性格分析,试图来判定一下自己到底适合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以及应该经营怎样的生活。
理性那一方面会告诉我,要建议这些人,尝试力所能及的方式去挖掘自我。
可是感性的那一面却又时刻萦绕着我,为的是提醒一句,很多时候不是你选择了命运,而是命运选择了你。
具体到实处,那便是你一开始就属于这一类世界里的人,可是你并非一开始就可以抓到它。
今年夏天的时候我去拜访一位投资人,说起这十年他的职业转型。他跟我一样就读新闻专业,毕业时候从事的是媒体工作,再后来去一家办公软件创业公司。
他说自己很喜欢扮演中间人的角色,比如遇到一个有趣的朋友,跟另外一个朋友可能又类似的爱好,于是就介绍两人。
遇上在某一方面需要帮助的人,恰好自己认识的人里可以提供这部分的帮助,于是又把两人牵线了。
“喜欢处理关系的交接,让合适的人彼此遇见,自己很有成就感。为可以帮助别人,或者说创造一种火花而兴奋。”
这是他给自己的评价。
我开玩笑,这不就是“拉皮条”嘛?
他回答,对,形式上可以这么理解。
于是他终于迎来很是合适的转型,成为一名投资人。这是他最欣喜的部分——就好似在这个世上找到了自己的角色。
当然,并非一开始就可以寻觅到精准的那个位置的。无论是他,还是你我,大部分人可能终其一生,都得先完成作为人的角色,其次才能更进一步思考,要成为怎样的人?
我不算是个容易极度迷恋偶像的人,无论是年少时候的追星,还是身边自己喜欢的榜样,大多数都带着克制。
再到后来自己的价值观渐渐疏离,能够被那一个人影响的部分,更是很少。
可是我依旧在寻觅,比如在一些人身上学习善良,在一些人身上学习成熟,甚至在一些人身上学习如何世俗一些——当然这是建立在不伤害别人前提下的生存法则理解。
看村上春树的新作《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他提到自己在二字开头的年纪尾声,在某个晴朗的午后去看一场棒球赛。
第一局下半局阶段的某个瞬间,一个念头毫无征兆地冒出来,“对了,没准我也能写小说。”
“似乎有什么东西慢慢地从天空飘然落下,而我摊开双手牢牢接住了它。”
我觉得在我们普通的人生经历里,会有过很多这种所谓忽如其来念头闪烁的瞬间,只是我们不习惯去接住它。
或者我们不曾意识到应该接住它——可是追本溯源,你会发现好些我们的今天,都是童年,甚至是更早时候就埋下的种种。
青春期应该算是我模仿别人的开始,先是看班山穿着漂亮女孩的风格,再去看电视里那时候大众偶像的流行品味。
于是你知道,每个人都曾经历过不堪回首的阶段——可是对于这份不堪回首,我倒觉得,那已经是我们在那个年纪里所能呈现的最好了。
再后来,我会尝试着去看看好些人的活法。可是基于现实条件的限制,那个时候能够看到的资讯素材并不多。
真正出现撞击时候,应该是在大学有了自己的电脑之后。于是你发现这是世界,史无前例地,以一种平面的展示方式向你铺设。
你发现自己所爱的事情有了根据,因为正有人在走你所向往的路。可是那个时候,分裂也开始出现了——你不一定能成为他,因为你本就不是他。
这并非一句啰嗦的对话。
是我曾经进入过这个误区。
那时候我很迷恋坐在电视机前面的新闻主播,于是我觉得我应该这么做:走艺考的道路,训练自己的普通话,争取考上一所以播音专业强项的大学。
可偏偏那个时候,我已经来到这一所综合性大学里了,可以确定的是,这第一步就不对了。
后来我很庆幸,我并不至于那么执拗,或者说其实是不敢承担风险,所以不敢回去复读,尝试着靠近那个阶段的理想指引。
现在更是可以理解为,我其实并没有那么喜欢那一行,所以我也没有那么大的驱动力去争取。
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平凡的俗人,并没有经历一些大起大落的故事情节。一切都是平缓的,在狭小的自我情绪中前行——遇上怎样的路,怎样的人,那就先去迎接,而并未思考,这一切到底是不是我想要的?
可是恰好就是这些渺小的每一个阶段链接,会串联起你整个命运的清晰走向——你一边在创造自己的命运,一边又在归属于一开始就本已经成型的命运。
我最难的疑惑,应该是大学时候选择去往哪个城市。虽然要比身边很多人有主见,可是必须拍板的时候,终究有些恐慌——就好比你很爱一个人,你决定跟他走入婚姻,可是你依旧会对真正走入婚姻前的那一刻有些复杂情绪。
是后来一个很关照我的师姐,那一年夏天,她已经工作一年。我是在后来才知道,她跟大学里的男友分手,而后离开一座城市,去往另一处,在那里又遇上了后来的男友。
她给我发来短信说,即使我只是比你早一年走入这个社会,可是还是想力所能及告诉你一句,那些一开始慎重做出的选择,会在后来某一天被轻而易举推翻。
“所以不要怕,你先去往那个城市,后面的事情,后面再说。”
后来这些年里,我每次遇上煎熬事情的时候,最擅长地自我安慰方法,是跳出当前的局面,把自己当成一个外人。
我安慰那个哭泣的自己:嗨,别担心明天的狗屁会议了,说不定你后天就不在那里上班了。又或者是,不要揪心于被偷掉的钱包了,说不定年底你可以得到更大一笔奖金呢。
这个逻辑的点不仅仅在于正向心理暗示,而是“说不定”这个词语。
这个词语的轻巧,意味着每一件沉重事件都可以切割成很多个部分,来慢慢消化它,而不是一口气吃下这个噎死人的馒头。
更重要的是,“说不定”之后的设想,本身就带着一种相对确定的展望——那便是你的参考答案。
这个场景里的你,不需要绝对成为别人,因为你也根本无法成为——但是你可以试图去抓取很多别人的某部分,去组合成你自己的人生套餐。
这种“拿来主义”会给人一种安全感,因为已经有前人走过,至少这是一条路了。
可是另一方面,因为仅仅只是用做参考,那么即使我无法成为他或者她那样的厉害之人,我也并不会觉得自己愧疚。
这个切入点,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的心理负担——倘若此生我都无法成为别人眼里(尤其是父母)期待的人,我是不是就是一个失败者?
坚定自己的独一无二,是从否定绝对成为别人开始的。这是我所理解的,人格独立的初始动力——和而不同,殊途同归,甚至各有各的人生路,这都是可以被包容的事了。
这些年我的写作出发点,全是跟自己有关。我并不认为这是一种自私,而恰好是一种体谅——不去告知别人任何一种选择,不去评价他人他事的结果相关,更不去反驳一场,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独立独行。
我所理解的独立独行,在于发心。
红尘滚滚中,你要有自己的理性,清醒。你接受入世,可是并不被其束缚。你理解人生的难,可是也体谅人生的难。
这种矛盾的对立,从前差点折磨死我,可是如今却是成为了我最好的自我解答入口。
成为自己并非只是一句口号,它意味着你要跟外在一切压制的种种冲击作斗争,更要跟无法躲避的惰性自我斗争。
可是至少可以坚定一件事,发心的答案,会让你运用自如,会让你更体会到被力量眷顾的幸运——即使拐弯抹角,生活也会让你走上那个属于你的位置。
这是我对于未知人生畅想的理解答案,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