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出门感觉自己就像待在原子弹爆炸后的气体了,有一种压抑和窒息感,想要逃离却又无处可逃。雾霾的严重程度一年较之一年更甚。如今在大街上很难看到行人清晰的面庞,一是能见度实在太差,二是每人为求安心都带了一副口罩。尽管这样,每天擤鼻涕的时候还是能看到有黑乎乎的东西一起出来。
一个新生的词:雾霾就这样满满的占据着人们的生活,笼罩着诚惶诚恐的人群。
我本不是一个喜欢待在屋里睡觉的人,可是今年我却很少在休息的时候再出门闲逛,因为我的嗓子有些敏感,空气稍冷或者空气质量稍差我就会一直的吐痰,所以我这一年几乎都很少再背上相机出去晃荡。
记得去年雾霾最喜欢的地方还是北京,如今它的“爱”已经越来越广泛了,把手臂伸向了全国各地,想要把所有人都得到它的“碍护”!这让我想起去年那部关于雾霾的纪录片《穹顶之下》。
曾经高居微博热门话题的《穹顶之下》,耗时一年、斥资百万,播出后受到大批网友的点击、热捧和评论。可是持续了多久,如今又有多少人还记得呢?
在这里我不想评论这部片子的好坏,我只想说说看过片子的群体。过程中大家都很受鼓舞,很敬佩柴静的魄力。但是,在一阵高谈阔论后,难逃冷落的命运,如石沉大海一般再也没了回响。大家的那份感动与共鸣也随着时间一点点消失在身后,没有人再回头看一眼。
私家车依然拥挤的蠕动在大街小巷,喷薄而出的黑色气体依然高傲的吐向天空,执法的力度并未见到实质性的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并未见到实际性的提升。
大家都知道雾霾对自己有害,大家都觉得雾霾很令人讨厌,可大家也都知道想要留住APEC蓝、上合蓝,就需要付出自己不愿意付出的代价。
当然,这是两会前放出的一磅中弹,自然有关部门会作出反应。说实话,政府执法也只是在大部分遵守的情况下进行规范,对少部分的违规者施行惩罚,我们要知道惩罚不是立法的目的,对法律最好的尊重和敬畏,是没有一人去触犯它,去试探它。可是,从雾霾越来越加重的形势来看,健康好像没有金钱重要。法律也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人们没有法律维权的意识,有些人就生活在大烟囱附近,每天被吹的黑头土脸,也只会逆来顺受。
真的希望大家能够认真的对待雾霾这件事情,少做一些对大气污染或增加雾霾的事情,不要说大家都一样生活在雾霾里,又不是你一个,你何必要如此较真。就如一句话说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点一滴都是一个积累,我们普通人没有钱,去像柴静一样去做一些比较大规模的事情,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既然已经有人站出来做了先驱和先行者,我们也都知道再继续下去将会有更大的危害,何不在事情变得更糟糕以前站出来去制止它呢?
有人说,如果继续这样生活在雾霾里,十年后这个世界上将会被各种肺癌、胃癌等棘手的疾病所包围,癌在我们的认知里是多么可怕的一种疾病,有多少人被它夺去宝贵的生命,我们不是不清楚?难道你想十年后躺在病床上来度过你形如朽木的生命吗?我想你的答案一定是不!
那就让前人投下的石头激起更大的浪花吧,不要让它淹没在时间的长河里杳无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