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妙妙姐看过一篇文章,大意讲的是懒妈妈哄孩子睡觉。
有的勤劳的父母哄孩子睡觉简直就是一场灾难,比如自己困得要命,却还要翻着故事书,给孩子讲故事,故事讲了一个又一个,孩子就是不睡觉,甚至越来越精神,不停地问问题。而懒父母呢,他跟孩子比赛谁先睡着,妈妈跟孩子一起躺在床上,这样妈妈既可以得空休息,也顺利把宝宝哄睡着了,这样一举两得。
家长懒一点,孩子可能更好带,渐渐孩子地学会了自己睡觉,甚至会体谅爸爸妈妈的辛苦。有一位妈妈也在文中分享到,自己跟孩子一起睡觉的时候,疲惫地先睡着了,迷迷糊糊中感觉到女儿的小手在给自己盖被子……
这样的“懒家长”是不是比“勤劳的家长”带孩子更好呢?家长懒一点,有可能收获一个更优秀的孩子
一位老师收到这样的一份作文:
《我的爸爸》
在我五岁的时候,爸爸就得了一种奇怪的病。有一天,爸爸回到家后,往沙发上一躺,一动不动,喊我给他拿拖鞋。吃饭的时候,桌子上乱七八糟的,也不收拾,我问爸爸为什么,爸爸说,他得了一种很严重很严重的病,不能做太多的家务。爸爸说,妈妈以后也不能做太多,否则也就成了他那样……从那以后,我就开始帮我妈妈洗菜做饭、扫地擦桌……
后来,妈妈告诉我,我爸爸得的病是“懒癌晚期”,一辈子也治不好了。我很爱我爸爸,我要好好照顾他……
看到这篇作文的时候,妙妙姐不禁佩服这“懒人”教育法。把孩子教得有礼貌,懂事,听话,自己还能“偷懒”,简直完美。
现在的家庭的孩子,他们是家中的“小太阳”。因此,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父母,给孩子盛饭、喂饭,孩子便养成懒得动手甚至懒得咀嚼的习惯;家长过于细心耐心,孩子稍不如意就爱发脾气;家长事事包办,孩子一遇事就六神无主;家长是孩子最亲密的玩伴,面对无私溺爱的家长,孩子会慢慢变得自私、胆小、霸道,也不合群……
家长不妨学做一个只有70分的“懒”父母。这个“懒”,并不是说家长懒得和孩子说话,懒得和孩子玩耍,懒得和孩子交流,而是要求家长能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
做个成功的懒家长,注意以下几点就可以了:
1.身懒心不懒。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懒”在这里指的是一种方法,而不是真的懒,对孩子不闻不问。父母可以通过谈话、讲故事等方式,使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
2.善于创造和把握机会。
创造让孩子独立做事的环境,引导孩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3.有信心和耐心。
不要担心孩子做不好,或怕孩子添麻烦帮倒忙;对孩子多表扬、多鼓励,少埋怨、少指责,循循善诱,促其进步。
4.不要让孩子带着情绪生活。
从100%的爱到70%的爱,这部分缺失的爱会让孩子不适应,产生情绪。父母感受到孩子的不适应,要开导孩子,让孩子知道你依旧很爱他。
5.和孩子一起改变。
父母的一切行为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说话的方式、饮食习惯、待人接物的模式都会影响到孩子。
6.追求完美的压力让家长们变得无所适从。
这种压力甚至让家长忘记了初衷,只是因为爱孩子。其实,只要有一颗爱儿心,适度付出,你便满分。
7.忌攀比,勿比较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才能,因此才有因材施教之说,不必过分紧张孩子会不会落后于人。相反如果已经有适应良好的教育方法,家长应该对孩子和自己有更大的信任。
8.父母也有生气的权利
父母也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情感,这样更容易让孩子形成同理心,学会关心他人的情绪而不是只专注自己的世界。当然,在这里并不是指对孩子发脾气,宣泄自己的情绪,这一点父母一定要分清楚界限。
9.避免空洞而无用的要求
孩子刚刚开始尝试新事物,一下达到父母的理想目标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父母的鼓励和自身的参与可以引发孩子的兴趣,这样才能让孩子由心而发地热爱并为之努力。
美国教育权威詹姆斯博士说,依赖本身滋生懒惰、精神松懈,不屑于独立思考,易为他人左右等弱点,处处为孩子包办代替,是个获满分的家长,但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家长,他们的“爱”就像一面双刃刀,疼了孩子也害了孩子!
有的时候,家长就是要懒一点,给孩子更多的发挥空间。如果你想让水手造一艘船,你不用告诉他如何搜集造船的材料,而是要告诉他大海有多蓝,激发他对大海的向往。教育孩子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