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夏阳酷暑>知识库>正文

运营到底是做什么的?高级运营需要什么样的能力?(5)

2015-06-26 来源:未知 资讯整理编辑:jijiewang.com 点击:

分享到:

  4运营人总结

  我觉得运营的职业发展曲线是阶梯式的,这不同于产品或者技术较为平滑的上升曲线。

  有空大家可以参考猎聘,拉勾等网站的薪资,运营的跨度非常大。不用去羡慕程序员刚毕业1-3年起薪就很高,你看看年薪七八十万的架构师能有几个职位和几个人能做。运营是一个入行门槛很低的工种,入行门槛低就意味着整个人口基数大,所以竞争会非常激烈,你每上升一个段位都要历经时间或者金钱的积累。

  运营是最像打仗的了,你一开始就是个小士兵,然后慢慢你开始成为老兵,开始指挥一个小班,继而指挥一个连,营,团...十万人里面,最后就出一个将军,而当你成为将军的时候,你的胜利是拿人命换来的,有些人就是要被牺牲掉,有些人就是要被放弃.....

  对运营来说也是一样,每个企业的成功,都是建立在大量没有职业发展,没有晋升机会,没有积累,日复一日做着毫无成长性的工作的人的基础上的。你的决策NB了,企业成功,一起加薪,开拓新业务,成长,你的决策失误了,你浪费的就是无数人的宝贵年华。

  如果把一个产品当成是一条航路,产品是方向,保证飞的到目的地,技术是基础,保证别掉下来,但当一个公司的产品已经基本定型,开始起飞的时候,只有强力的运营能让这个产品稳扎稳打的飞的更高和更快,以及甩开那些抄你的产品,学你的技术的那些竞争对手。

  参看58和赶集,拉手和美团,京东和当当,太祖和校长。

  因为一个企业之中,离用户最近的就是运营。

  关于数据结果的问题

  何为数据结果,就是能被定量或定性(对,某个用户跟你发了一大篇抱怨信,这也是数据)的数据体现的结果。

  没结果就别做了。

  根据我的感觉,有很多同学在工作中做的事情,都是目的不够强的,或者干脆就没有目的。

  比如我来谈谈发微博这个事儿。

  我相信在座有不少同学是做企业的微博,微信账号运营,这也是最初级的运营工作之一。

  一般来说,企业官微最核心的作用有两个:

  1、和已有的用户保持联系 2、从微博获取陌生的用户 。

  第一个其实大家都在做,例如所有网站,所有产品都会说,哎呀我们的官微是xxoo,请用户关注,偶尔做个抽奖,回答回答问题,解决一下售后,了事。

  但第二个,本质上是一种营销行为。你挖空心思,做出一条内容,搞出一个活动,然后利用企业本身已有的用户作为基础,进行二次或者多次传播,来造势。

  一般来说,第二种会有更强的目的性,因为营销行为本身就和数据结果捆绑的,你会关注转发量,ROI,订单数,咨询量,这都是数据结果。

  但如果你做的工作是第一种,你往往很容易失去目的性。反正干好干坏一天发几条微博,回答回答就是一个客服,一个搬运工,无论你做三个月还是做一年,你都是没有成长的。问题。我这么说吧,如果你没有目的性的去干这工作,你做的工作充其量就是一个客服,一个搬运工,无论你做三个月还是做一年,你都是没有成长的。

  那怎么样才能有成长呢?

  你必须尽量往第二个工作靠拢,因为虽然你的企业不重视你的微博营销工作,但为了你自己的发展,你需要去让自己快速理解营销。例如就算你仍然是回答用户问题,能否挖空心思想一条妙语,让看到这个回答的用户们哈哈大笑,帮你转发,继而让那些没关注你们产品的用户觉得你这个官微有意思,关注一下,这就算是在获取陌生用户了。

  或者说你的用户使用你们的产品有很多抱怨,你找时间,学学PS或者请公司的设计师吃个饭,整一个轻松可爱卡通的塔图出来,大概讲解你们的产品有哪些用户可能的困扰。然后已有的用户看到又会因为你做的内容好帮你传播。

  这种的工作,都有极强的目的性,就是尽可能多的获得转发,尽可能多的获得新关注,你做10个,能撞上一个引起联动效应,很多事情吧还真不好说,一不小心撞上个破万转发的,以后你找工作写在简历上都值2-3K的上浮。

  你应该去为你做的每一个工作去寻找它的数据结果,如果你打破头,绞尽脑汁都想不出来某些工作的数据结果在哪里,就恰恰说明这个工作是毫无成长性,没有积累,你随时可以被一个2000元工资的实习生替代(这部分工作确实是存在的)。而你一旦找到了这个行为的结果,你会发现你做的跟之前做的质量差别非常大。

  所以我说,做没有数据结果的工作是没有前途的。

  拿回来数据,然后不断的让自己能操作的盘子越来越大,做到最后你会发现,做什么产品已经不重要的时候,你就是个好运营了。

  如何看待和产品技术的关系问题。

  我前文说的很激进,产品和技术做出来一坨翔,运营也要让人吃下去并且打好评。这其实背后反映是我的运营观。

  我认为运营在一个互联网产品的发展中,起到的是加速,扩张,倍化的作用。例如我们给某个产品赋予一个初始值是1,那么一个强力的运营执行人可以让这个1乘以10,超神的运营执行人可以让这个1乘以100。没有产品时候自然就为0,你怎么倍化都没用,但是产品一旦做出来,哪怕是坨翔,那也就算0.01,靠你的本事也可以乘以10,乘以100.

  所以很多时候,作为运营,你需要关心的不是如何抱怨这个1为什么不变成2,不变成3.你最应该关心的是你自己的运营倍化能力是否能从10变成100,变成1000。

  这就是为啥我说别去逼逼产品或者技术,你逼逼,实际上是在帮助人家从1到2到3,但对你自己的运营能力提升无足轻重。对产品越多的不满,对技术越多的抱怨,就意味着你关注自己的能力越少。多关心自己的成长,不要用自己的时间浪费在对他人的抱怨上。

  当然,碰到优秀的产品和产品团队是你的运气,这时候他们的提升速度也许会超过你,你也许可能也会掉队噢。我们都听过“xx是个好产品,运营一坨屎”这样的言论吧。

更多关于 知识库 的文章:
jijiewang.com美好的季节|投稿请发送至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冀ICP备2021021905号 | Powered by季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