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夏阳酷暑>知识库>正文

双十一的消费者行为学(3)

2015-11-11 来源:李靖 资讯整理编辑:李靖 点击:

分享到:

  7、更容易接受单一信息

  上面说了,时间压力之下,消费者决策能力下降,决策所需要的信息变少(不会考虑这么多了),所以会更加依赖单一信息做决策,而不是依靠综合信息做决策。

  比如,决策能力低下的人,在选择自己专业的问题上,会仅仅考虑“专业是否热门”等单一信息,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样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收集多种信息(比如擅长程度、就业率、兴趣程度等)再做决定。

  而双十一消费者的决策行为更像前者——在决策时,往往只考虑单一信息。

  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我在帮360智能摄像机搞双十一预热文案时,直接放弃了过去的描述方式——让消费者知道它能够远程看家、远程语音、分享视频、直播……

  直接砍掉了所有的其他功能描述,用4个不同的场景情景,只体现1个功能信息:连上手机,远程看家。

  再比如,就双十一当天文案来说,天猫坑位文案+商品标题基本上决定了转化率,平时无比重要的长长商品详情页,影响会降低(即使他们仍然会扫一眼。)

  8、瞬间排除你——消费者使用非补偿性评估

  消费者在商品评价阶段,一般有两种评估方式:

  (1)补偿性评估:浏览一个商品,再看下一个商品,对每个商品建立一个大致心理打分。

  这就意味着商品的属性优势劣势可以相互补偿——这个手机,CPU不行,但是新功能双镜头不错啊!

  (2)非补偿性评估:先找到想要的属性,然后拿属性去筛选商品。

  比如只看5.5英寸的手机,不符合的直接杀掉。

  然后再比较第二个属性。

  这种情况下,商品属性的优势劣势不能相互补偿——你一开始都把它踢掉了怎么补偿?

  举个生活例子,假设你准备招收一个新媒体营销人。

  非补偿性评估就是,脑子中先想出一个标准(比如必须是985院校毕业),然后把不符合标准的全部杀掉。

  然后小王因为没上过大学,被淘汰了。

  而补偿性评估就是,先整体看完一个人,再做判断。比如小王虽然没上大学,但是你突然发现他竟然获得过艾菲奖金奖,而且只要月薪5K,这怎能不要!

  这里面,“艾菲奖”补偿了“不是985毕业”这个劣势。

  而双十一存在大量秒杀、抢购、疯狂的信息量和选择情况下,消费者的决策方式会倾向于非补偿性评估。

  这就意味着,只要是在消费者最关心的几个维度(比如手机的折扣力度、系统流畅、品牌如何)不突出,那么不论其他地方的创新做的多么好,可能都不会进入选择清单。

  双镜头设计、突破型功能、婴儿般握感——这些创新功能只有在消费者进行“补偿性评估”的时候才有用。

  9、稀缺性感知增强

  全民哄抢、全民狂欢——这会导致消费者更加容易受到“稀缺性”的影响,而对稀缺性的感知增加时,人会增加冲动性购买行为。

  比如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告诉A组被试者,坎贝尔罐头降价10%,结果平均每人购买了3.5罐。

  然后,告诉B组被试者,坎贝尔罐头降价10%,每人限购12罐,结果平均每人购买了7罐。

  当消费者感知某个机会是稀缺的时候,就会增加购买。

  双十一本身就是营造稀缺的节日(限时+限量的折扣抢购),大家聚集一天,也是在消费“稀缺感”。

  这个时候,消费者会对任何稀缺的、稍纵即逝的信息更加敏感,如果能够营造这种感觉,就会比平时更能瞬间抓住他们的注意力。

更多关于 知识库 的文章:
jijiewang.com美好的季节|投稿请发送至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冀ICP备2021021905号 | Powered by季节网